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1月-3月,经管学院共组建415支队伍(含团中央专项队伍2支)、700余名学生前往贵州、内蒙古、湖南、新疆、山东等多个省份和地区,围绕红色革命精神、乡村振兴发展、社会志愿服务、母校科普宣讲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切实做到了“师生齐参与,全院共行动”,获得了来自书香门第社区、银河湾社区、金信社区、九水街道、夏津一中、诸城市繁荣路学校等实践单位的广泛好评。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经管学院以团中央红色精神宣讲活动为契机,以寒假大学生“返家乡”实践为依托,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家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其中,学院“寻韵红迹,青春铸魂”沂蒙精神宣讲团、“风起沂蒙,红耀中华”志愿宣讲团、“理论润校,思想铸魂”社会实践团队等奔赴山东临沂、河北邢台、黑龙江大庆等地,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临沂精神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精神。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编写红色宣讲稿,走进社区、学校和乡村,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主题宣讲和互动交流活动, 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点燃信仰之光,绽放时代华彩。

扎根基层一线,助力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青春同行。经管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基层,聚焦产业发展、文化振兴和生态保护,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语润乡土,普音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山东省潍坊市农村基层、乡村学校等多元场所,普及语言教育,探寻方言文化保护途径,播撒普通话普及推广的种子。“服务基层,商海助航”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临沂市兰山区,调研当地服装业与餐饮业在电商全面落地开花后的发展情况,探索新型消费市场中实体商业的未来发展路径。调研团赴山东省莱州市探寻乡村振兴视域下胶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规划。“不负青春,服务人民”考察团队前往青岛市北区海伦路街道,考察社区敬老食堂这一国家高度重视的助老举措的实践成果,为当地“银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多方主题探索,传递志愿力量
经管学院学子聚焦“银发族”与“新生代”,深入社区、敬老院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用真情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责任。“遗”路生花寻年队通过发放问卷、科普宣传的方式,深入挖掘更多家乡的传统文化宝藏,让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志愿服务团队走进云南省大理市周保中将军纪念馆,为浏览游客开展导览与讲解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教育,发扬伟大先烈的英勇事迹,坚定人民理想信念。“情系家乡,爱在莱州”团队奔赴莱州市后李村,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帮扶和精神陪伴,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评估与心理疏导,送去生活物资、开展精神慰藉。团队成员陪伴他们聊天、打扫卫生、制作年夜饭,让老人与孩童在寒冬中感受温暖。

分享成长经历,激励青春梦想
经管学院组织学生利用寒假返乡机会,回到高中母校开展宣讲活动,分享大学生活、学习经验和成长感悟,激励学弟学妹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敢追逐梦想。“扬帆青科,心系母校”宣讲团,“情系母校,薪火相传”宣讲队等走进山东、河南等地的重点中学,通过主题演讲、互动问答和经历分享,向高中在校生介绍大学生活、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增强信心。在寿光现代中学,实践团队与高三学生开展“梦想启航”主题座谈会,分享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心得,鼓励学弟学妹们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成果展示转化,启迪创新发展
我院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到红色教育、青鸟计划、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共推送院报道21期,主题报道11期,实践稿件入选青岛科技大学团委报道3篇,实践事迹累计被临沂日报、兰山首发、中青校园、大学生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报道16篇次。实践活动的内涵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在学术与实践、服务与奉献中不断成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展现经管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

青春似火,挺膺担当。这个寒假,经管学子奔赴全国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脚步为笔书写青春诗行;以心灵为镜映照时代图景。他们躬身实践,在实干中砥砺成长;他们扎根基层,用奋斗诠释信仰。下一步,经管学院将坚守实践育人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结合我院特色,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实践育人品牌,激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