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来等,在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5年第6期发表文章《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协同——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的实证检验》。

内容摘要: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发展带来贸易规则和贸易竞争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此背景下探讨出口产品绿色提质与碳减排之间的 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积极践行碳减排承诺、引领全球绿色贸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与相关宏观经济思想进行理论推导,认为出口产品质量对碳减排的影响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以及政府规制行为的综合作用,4种主要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之间的因果机理和驱动特性。结合推导结论,再根据动态面板数据构建多模型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论和理论视角探讨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因及战略变革的方向。研究发现:①出口产品质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制是长期过程,并受其他因素干扰。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但排放量受到自身惯性影响时期较长。②技术效应存在中介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规制行为尚未形成稳定的碳减排效应,应合理利用创新政策、研发投入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技术发展与出口产品绿色提质协同机制建设。③碳排放量与规模效应以及所处阶段相关联。当前中国区域工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下,出口产品质量对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约束效应。
作者简介: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项目等。近几年在《经济科学》、《财经研究》、《经济管理》、《中国农村观察》等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2部。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三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